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:
网站首页顾城留言
载入中…
相关文章
“需要一个答案”
那么“死”也该有克有死
思忆朦胧
半梦


画中人
木凳
相亲
关于《西线轶事》的轶事
最新推荐最新热门
专题栏目
您现在的位置: 顾城之城 >> 顾城 >> 顾城作品 >> 顾城散文 >> 忆旧散文 >> 正文
高级搜索
作者:顾城 文章来源:《顾城文选·卷二.思忆朦胧》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05-1-30 20:26:18 | 【字体:

 

 

  那还是一九八五年夏天。北京组织一班写者,去黑龙江,安慰残存那里的知识青年。其中就有我。发号召的是胡总书记。出钱的是北京市劳动局。我呢,算北京作协的人。其实呢,没工作。一上车,各位仁兄都开始大侃。我也嘻嘻笑笑。口袋里装着酵母片和黄连素,准备跟着吃饭,机会难得。  

  一到漠河,果然正式开始吃饭。一人挂一个小牌,写着名字号码,鱼贯入招待所食堂,八菜一汤。小小一农局,竟备下海参、鱼翅、大虾,还有乾隆帝吃的九龙口一种锦鸡。本以为是接风一顿,不想日日如此。还有服务员将瓜果送入内室。这上边的来人不似天爷下凡,也像灶王回府,神气得古怪。  

  我那时还在为自己的灵魂操心,吃饱了,就想出去走走。天擦黑,门外停着警车,一出门就有人拿手电乱照。恍惚间,见有一二十个膀大的警察,挽着袖子,也没在意。一上公路,晚霞暗下,路口也有警察,用长手电晃来往的车辆。大路上并无行人,我不由犯了疑,就把胸口的吃饭板板摘了,口袋里一搁,想来个私访,不防被手电一晃,两臂就被拿住:干什么的?!”“……”我还真说不 上来我干什么的,只得说北京的证件!”“没带……”我一慌,就掏出了吃饭牌,上书北京作协/八号/顾城。那人看罢就把我放了,告诉小心蚊子。我天生怕蚊子,最怕警察。得了自由,就回招待所。这时才发现招待所四边都有手电乱照,显然处在包围之中。  

  我进了招待所,就忙忙地将警戒情况告诉同伙,怀疑在抓刺客。不想有个在漠河兵团干过,现在瞄准马尔克斯大写小说的写家不以为然:这儿,就这样儿。他说,白天他去三场,保卫处他们说,有人想上告,嫌疑犯都抓起来了,关在一个不知道什么地方。真的?有人耸眉,有人拍床:太黑暗了!有个说,他们这儿买火车票还得介绍信哪。作协的老陈不信:那白天去看不是挺好的?一家一个电视,奶牛……”“那是刚布置好的!天津出钱,农场算是借给他们拍电影的,电视三百,奶牛九千。”“不是天津给的吗?”“给农场的,农场算是借给下边。”“不信明天问……”“有一家死了牛,正哭呢,九千块,一辈子也还不清了……”  

  第二天果然又是参观。那么小的村子,彩旗招展,竟有二三十个小孩儿涂红了脸,在那儿热烈欢迎。我们被领着看奶牛、猪,有小黑白电视,看了五家,我自管自地向第六家走,领路的慌了,让我不要乱走,我偏走,他拉住我说我乱走他们要受处分;我收了步,只好专看那些模范之家。家家都拿出一样的水果糖和烟来,他们年轻兵团战士知识青年时的照片挂在墙上,赶个大车,戴着红花,在荒地上跳舞,男的剪着高高的分头,女的梳大粗辫子;报道配照片说:她把铁锹一插,就建了新村。——这房是你们盖的?”“是。不过现在算场部的。场部要卖,卖给我们住两千元。”“你们干一年得多少钱呢?”“干一年,干一年,欠了场部两千元。”“怎么欠的呢?”“现在分了地,除了交税,还交场部管理费,每个人二百八十元,收成好还欠了两千元,收成不好就欠得更多了。”“我们走是走不成了,就想着让小孩儿能回去读书……”  

  虽然知道这是个老戏法,瞒上不瞒下,回招待所还是心情不好。下午参观也不想去了。作协老陈很是为难,告诫说不能不去呀!他口袋里也收了两封想让他转交中央的上诉书。  

  看大好形势,座谈。还是一个残存的知青,当今的护士干脆,鼻子一哼:谁说?让他家搬来,咱们换,我情愿回城挑大粪!所有的领导都似笑非笑——革命分工不同嘛。  

  如此下来饭也难咽了,光吃西瓜。熬至最后一天,晚上联欢,要上台读诗。北京朗诵团团长红光满面,在走廊里就练上了,气贯丹田:生个儿子叫——垦荒!他有没有儿子我不知道,确知的是行前不久他刚为香港财东献诗一首,为团里——那个团是他自己的——募了一大笔钱。此行他和团中央那些党孩儿们站在一起,竟气色不逊,只是毛发略疏。人至此境方不负一日三餐。  

  我躺在床上肚子疼,等时间过去。好心的老陈又来问候。老陈真是好人,看见小孩儿过马路就紧张,看见歹人就吃惊,调也拉长了:他怎么那样儿!他从劳动局领了钱,一路专管付账,为了预防众人感冒,还专门买了一大瓶维生素C,十丸十丸地吃,其实主要为的是防备油水太大。  

  老陈关心我可还疼,要是脑袋还好领导说可不可以坚持去读一首诗。我说肚子疼或脑袋疼,你挑一样说吧,诗只想出一句,还不太响亮:生个儿子叫——啃人……

   

1992年
德国


注:
  此篇估计写在1992年间暂住德国时。作者手稿还留有另一写法,估计是写在此稿后的又一稿,可惜只找到个开头。作者起篇用“好像”,有将背景压虚的意图—————
  那好像是一九八五年夏天,正热,北京组织一班写者,去黑龙江,由劳动局出钱,上边的意思是,安慰安慰那帮残存的知识青年——“老插”,正名打气,省得他们来北京静坐。


     作者手草原件


 

文章录入:鹤莲    责任编辑:本站 
  • 上一个文章:

  • 下一个文章:
  • 【字体: 】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     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